遇到好几个亲戚,发现自己小孩明明从小很「聪明」(实际是机灵),到四五年级突然学习跟不上了(特别是数学)。他们大概率是混淆了两个概念:

  1. 机灵(能说会道、八卦/信息加工能力强)
  2. 聪明(智商高、洞察力)

// 前者属于社交天赋,后者属于智力。人类社会,社交天赋比较常见(机灵的小孩多),而智力天赋跟美貌一样稀缺。

// 三年级之前,课本题目简单,成绩具有欺骗性。机灵的小孩更容易被当作天才宝宝,已经能舌战群儒了。聪明不机灵的小孩可能在沉迷于玩泥巴。

如果发现小孩学习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,死套公式,就可能属于机灵但不够聪明。因为足聪明的话(悟性/洞察力高),上课随便听听都能轻松上 90 分。

此时面临两个选择:

  1. 跟小孩充分沟通,一起使劲儿,主动的用非天才的学习方法去踏踏实实打基础。// 至少能顺利升普高,可能有三本保底。
  2. 继续夸小孩聪明,只是态度不对,给压力去刷题。// 老师和教培常用的搪塞话术

抉择的难点:

- 让家长承认自己的小孩不聪明很难。// 要克服人性,几乎做不到

- 学习出问题的小孩,大概率伴随学习习惯、性格自负等其他问题。人只喜欢干自己擅长的事儿,对于不擅学习的人,强行刷题可能超负荷导致抑郁。

- 提前摊牌说小孩不够聪明,又有可能因为自信心被打击而彻底放弃治疗(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),仍然难逃抑郁。

家长能做的点:

- 小孩因为自负不屑学习,和因为学不明白用自负来当借口,要及时区分指正(其实不需要区分,就是学不明白),把自负情节扼杀在摇篮。// 自负情结里面带有自卑情结,且容易发展为见不得人好。品德坏了的话,号就真废了。

- 帮小孩减熵,不要想到什么就学什么。保留一个篮球类的体育运动,最多在加个吉他,加上学习三样儿,事不过三。// 篮球、吉他这俩项目在学校和社会都能交到朋友。(功利的说法:能有助于提升择偶权,婚姻是人生第二关键的选择(第一关键是投胎))

- 不论成绩好坏,把品性给修好点。能有品德的话,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发光。

最后,怎么练号还是看家长:

选项 A:当前中高考制度是筛选性质的,在哪个年龄就需要哪个年龄的排位,期望小孩哪天茅塞顿开是家长在逃避现实和不作为。还是得鸡娃。

选项 B:当前的人类社会,熵爆炸。小孩能健康长大,不抑郁,就很不错了。鸡娃不如鸡自己。给小孩存 500 万啥问题都解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