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 Osmo Action 和 GoPro 之前,有必要先聊一下(视频)相机的大环境。

电影机平民化

在 2013 年之前,专业摄影机都比较昂贵,加上体积大多较笨重,不亲民。与此同时,智能手机的视频拍摄能力也停留在勉强能用。普通用户基本没参与进来,只是视频内容的消费者。

2013年-2015年,出现了BMPCC、GH4等价格亲民、体积小、性能相对强的准专业拍摄设备。手机的视频能力也急剧提升。小众领域也出现了大疆精灵3,GoPro 4等设备。

但硬件的丰富没有马上转化成内容,需要一个点来点燃用户,这个点就是 Vlog。

Vlog 元年

个人的感觉 Vlog 元年(YouTube 平台)应该在2016年左右。2016 之前虽然已经就行 Vlog 这个词了,但你会发现 2016 视频圈子对 Vlog 其实没什么概念,不知道怎么拍,就是流水账记录自己某一天的日志,是真的 video log。

后面随着 Casey Neistat 的爆火,大家好像突然之间知道该怎么拍了,迅速成长起来一众头部的视频大V,进而带动了普通用户的参与。

视频内容也慢慢产生了变化,从 Vlog 元年之前(1%制作精良的短片 vs 99%一镜到底的瞎拍),变成了有更多的 Vlog+ 视频加入,能够看到更多有趣的旅游、开箱、教程等等。

口袋化危机

Vlog+ 带来了海量的视频创作者,但在 2015年——2018年之间,摄影器材的创新脚步却(相对)有点慢了。大多数厂家只在做规格升级,视频分辨率从1080 到 4K,增加双卡槽之类的。

对视频创作者来说,实际意义不大。他们仍然需要扛着沉重的相机,再配置独立的麦克风,沉重的稳定器,无数的备用电池。过着自带剧组的生活。(本来 BMPCC 2代承载了很多创作者的希望,但当它发布之后,人们发现号称口袋机的它,也许只能放进姚明的口袋)

手机设备也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。一方面更好的手机镜头、传感器、处理器技术,让画质进一步提升。另一方面收音、防抖、镜头层次不齐。手机在日常拍照场景已经能替代单反微单,但视频领域仍然有距离。

特别是对于非专业视频用户——一切不能放进口袋的设备都是垃圾。

在2019年视频爱好者圈子最大的矛盾仍然是——创作者日益增长的视频输出质量需求 vs 相对“落后“的视频相机。(这里的落后是指:画质、体积、收音、续航、便利,你永远只能买到其中一两项。2018年吊打一切的A7M3,依然没有解决便利(翻转屏)和画质(视频色彩采样率 + 色彩科学)的问题。)

创作者们需要一款便携、收音效果好、续航无忧、画质够用的机器。


回到 Osmo Action 和 GoPro 这个问题。

你会发现我们都不需要谈论 GoPro 了,没有前置屏幕这一项让它的使用场景大幅受限,决定了它只属于小众的极限运动相机领域。而反观 Osmo Action 的定位,绝非只是极限运动。产品主打的宣传点往往可以反映出产品团队对产品的定位,我们从这些点来窥视一下大疆的野心。

双彩屏

开箱的时候,最吸引我注意的是这两块屏幕。亮度大、显示细腻,第一感觉像是在看监看屏。

后置屏幕设计的非常讨巧,用的宽屏,在显示视频画面时有更高的利用率。配合不宽的边框,视野就不像GoPro 那么压抑。

前置屏幕是方形的,但是高度几乎和后置屏幕相当,配合这个清晰度和亮度,足够用来构图。玩视频的小伙伴都经历过,废大劲儿想给A7或者BMPCC 找小监看屏的经历。

后屏优化和前屏的从无到有,这两个点使得以前只能旁观的视角变成拍摄者也能参与进画面,带来的是质变。

一台能够方便记录全视角的机器,是 Vlog 的准入门槛。

超强增稳

稳定不抖的视频素材才是可用的素材。这是衡量一个创作者态度的最低标准。

然而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这个态度的代价都太沉重了。

之前有段时间我在尝试手机录Vlog,Osmo 2 发布之后,我也第一时间买来使用。虽然 Osmo 2 几乎做到了这个产品线的极致,调平方便,稳定性强,续航持久,自重轻。但仍然不够便利,我不可能每次出门都带着一个额外的大件。

而 Osmo Action 完全解决了防抖的问题。以出片效果看,不论是手持拍摄,还是挂自行车,它都能提供绝对稳定的画面,让我忘掉稳定这个需求的存在。

Osmo Action 开启防抖拍摄画面

这个稳定技术应该会在一年内成为标配,到时候我们可以彻底告别稳定器。

4K HDR + 8倍慢速 + 4K60P

在2017年前,一套4K录制设备的价格差不多需要2万块。得益于手机产业的带动,一眨眼4K仿佛就普及了。

但我其实是4K反对党。一方面带宽和视频平台的限制,4K播放环境并未成型。另一方面,4K素材会占用更大的硬盘空间,需要更快的剪辑电脑。性价比并不高。再就是很多厂家出于营销PK的目的,单纯提高成像分辨率,在采集编码环节做压缩,反而得不到应有的画质提升。

对创作者帮助更大的是采样率、色彩编码、宽容度、色彩科学。

Osmo Action 默认色彩模式的色彩调教接近 iPhone,整体观感比较自然,只是多了一点点锐化的痕迹。同时还提供了 D-Cinelike 色彩模式,留更多的亮部、暗部细节,和色彩信息。创作者可以有更多的后期调整空间。

HDR 和 8倍慢动作都实用。前者可以拯救光比较大的拍摄场景。后者可以提供更有趣的画面。

总结:画质足够用于记录日常,并且拥有一定的后期空间。

裸机防水

11M的防水不用再操心器材防护,让拍摄更加方便。配合8倍慢动作,我们可以拍摄汽车飞驰过、水花飞溅等特效场景。游泳、鱼缸这些场景更不在话下。

声音录制

声音录制是很容易被初学者忽视的部分。但它真的非常重要,一部短片,音乐音效对成片的影响至少占到60%。

Osmo Action 有不错的收音,音量的增益足够大,底噪也在可接受范围。后期用降噪插件对声音稍作处理就已经可用了。如果有更高的要求,还可以通过 Type-C 接口外接麦克风使用。(2019年Rode发布了VideoMic Go,搭配大疆的麦克风拓展配件,可以组成一套完整的Vlog设备)

可以说一下这个接口设计。开始拿到机器,我不知道 Type-C 保护盖可以拆卸,所以很奇怪为什么外壳对应的位置要做一个掏空设计。后面发现保护盖可以很方便的拆卸。这样不仅充电和插拔 SD 卡更方便,设备的拓展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
系统交互设计

以上说的都是 Osmo Action 的硬件部分,其实我觉得它最亮眼的是系统交互部分。

  1. 后置的触摸屏响应速度很快。点击、滑动这些操作都非常流畅。
  2. 上、下、左、右的划出式菜单内容逻辑设置很合理,初学者随便摆弄两分钟就可以掌握。
  3. 三个物理按键也能够满足80%的高频功能。

你可能会感觉,这三个点看起来不都是智能手机上再平凡不过的功能么。但是在相机领域很少有厂商能做的好,索尼菜单的复杂度大家都懂,GoPro 也没好多少,需要半个小时才摸得清。

除了相机厂商内部硬件工程师话语权更大,带来了很多硬思维以外,设计不够人性化的主要原因是【软硬结合的设计真的比普通人看起来要难很多】,这一点我之前做口袋滑轨的时候深有体会。

首先要把所有不相干的功能砍掉。然后对核心功能不断打磨。经过无数次的推演、设计、使用,把所有多余的部分都打磨掉。并且让每个按钮、指示灯、接口都出现在最合理的位置。软硬结合,复杂度要平方。

除了产品本身的复杂度,软硬结合的产品往往有硬件、固件、配套App三个开发团队,管理成本上也会翻很多倍。

但经过这一系列打磨以后,产品对用户来说是“通透”的。用户可以快速的掌握它,然后忘记它。

Osmo Action 基本做到了这一点(配套 App 没做到,以后有机会再说)。大部分时间,我只需要拿起机器,按下录制键,它就能以我设定的默认参数来录制视频了。(同样做到这一点的还有 BMPCC 的系统设计)

以上就是我对 Osmo Action 的印象。

与 GoPro 相比,如果你只是简单的去拿双屏、防抖、视频参数等一个个去看,可能看不到全局。在产品层面,最重要的是:

  1. 产品场景定位是否合理。(长期增量需求,未来蛋糕够大。)
  2. 产品在定位范围内是否接近原理。(产品形态to原理 + 产品价格to原理)
  3. 产品是否有足够的拓展性。(航空母舰)

Osmo Action 卡好了随拍设备这一个场景,然后交出了接近原理的产品(可以一代代的优化下去,去不断解决画质、声音、甚至镜头的问题),配件生态有足够的拓展性。

另外,Osmo Action 在定价上面也非常的“大疆”——产品主体少赚点拿下市场和口碑,然后通过丰富的配件把钱赚回来。

大疆现在的消费级产品线:

  • Osmo Action
  • Osmo 相机/稳定器
  • 无人机。

分别卡好了随拍设备(完全用户控制视角)、云台设备(半自主跟随)、航拍设备(全自动视角、全跟随)三个场景,覆盖了用户绝大部分拍摄需求。

云台设备是目前受限于电池续航、安全和法规下的折中解决方案,短期内不会被另外两个产品线干掉。

最终的产品形态就是全智能的飞行器+效果出众的摄影机,所以大疆从精灵Phantom 1开始就是比 GoPro 更接近原理的公司。

即使 GoPro 后续有双屏的产品,它已经被人抢先卡位,面临跟风的尴尬。研发成本和股价压力也注定它产品比大疆贵。GoPro 已死。